[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科学探究时机的生成
[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科学探究时机的生成
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提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目的在于通过亲历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既学到科学知识,又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同时增加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但是在《课程标准》中却没有明确地提出什么时间探究,什么内容探究,什么课题探究。如果每一节课、每一个知识点都来探究,显然不合实际:一方面没有那么多时间,因为探究学习的确需要更多的时间;另一方面也没有必要。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把握科学探究的时机。所谓“时机”,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什么课题、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出现的探究合适“机”会,才能达到探究的目的,它是实施探究的前提和必要条件。诸如学生在学习知识时遇到了难点和疑点,解决不了;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知识障碍、心理障碍和思维障碍,这些都给学生提供科学探究的良机。
激趣探究:初中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他们学习物理知识的动机往往是以满足好奇心和感兴趣为主的。物理实验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如何激发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并使这种“短暂”的兴趣能够稳定地保持并得以发展,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物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激趣探究是在引入新课时引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一种小探究活动,它是上好一堂课的前奏曲。好的导入是激起学生学习动机的“第一个源泉,第一颗火星”,教师上新课前,若能通过某种精心设计,设置各种问题情景,开展一定的探究活动,创设出与新课相适应的学习情境和氛围,就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并把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吸引到对新知的学习上来。因此教师平时要多收集和参考一些与生产、
生活和社会有着密切联系的生动素材,这样探究的内容就能联系生产与生活实际,在课堂教学中利用这些素材创设生动活泼的情景,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探究热情,开拓学生的思维。
重难点探究:这就是人教版教材上提出的“探究”活动,它希望“同学们自己动手动脑探究科学规律,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这部分探究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是最好把握的。
任何事物都有主要和次要、重点和一般之分,物理知识也是如此。科学探究忌在处理知识点时不分主次,面面俱到。当我们在对教材有了全面把握和整体认识后,就要针对知识的重点和难点,集中力量攻坚排难。所谓重点,就是教材中具有关键性的知识内容,它在整个教材中即大量知识的相互关系中,处于主导的地位,起着支配的作用。在教学内容的关键之处顺势点拨引导,抓住了教材的关键,当学生围绕着问题自主探究时,就会水到渠成。即使这时还有某些学生不太明白,教师再举例说明,或者引导学生讨论,他们自然会对所学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能促进学生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所谓难点,即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知识障碍和心理、思维障碍。这时教师就要采用画龙点睛的办法,点重点,拨疑难,帮助学生化难为易,拨疑为悟,并以此带动一般。当我们在对教材有了全面把握和整体认识后,除了针对知识的重点还要针对知识的难点,集中力量攻坚的同时也要排难,从而收到化难为易、举重若轻的点拨效果。这样既能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又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错误探究
初中学生年龄不大,生活阅历、理解能力等方面的欠缺,回答问题时往往发生这样那样的错误。此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在学生容易失误之处进行探究:该不该犯这样的错误?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怎样避免类似的错
误发生?促使学生觉察谬误,重新思索,寻求正确的答案。通过这样的探究,学生就领悟到自己的回答或者是想法是错误的,从而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领悟。
应用探究:学习的目的在于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因为知识来自于生活,又运用于实践,也就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在学生学习新知识后,采取的一种应用知识的探究活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将获取的新知识运用于社会、生活的能力,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这样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问题探究:学生在学习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学贵有疑”,学生提出问题是学生求知欲的起始,是教师开展教学的最好的开端,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要因势利导,抓住这个时机,要充分肯定学生的积极性,并帮助学生认识问题具有的价值,对极具意义的问题,教师不回避,也不直接地告诉答案,要诱发学生积极地探究,让学生更自觉、主动地在学生的疑惑之处探究新知,这样诱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会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对意义不大的问题,教师也要积极地赞扬其中的正确成分,做出有助于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评价。
发展探究:发展探究是通过课堂知识的辐射和延伸,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达到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教师教给学生学习的“例子”仅仅是个基础,教学的根本目的还在于要“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识”的本领,并进一步培养起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知识,从学科和生活中选择或设计具有实践性的研究课题,让学生采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法主动探
究、发现、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课题来源,包括物理教学大纲中的实践活动参考题,也可以由教师设计一些课题或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利用假期,让学生完成一个研究型课题和写一篇物理小论文作为假期作业。
由于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差异性以及教师本身运用各种方法的技巧等等不同,因此不存在的统一“科学探究”模式,但这不是说,探究活动没有规律可寻。任何事物都是有规律的,何况科学探究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法,也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自然更不会例外,只是有待我们去发现和掌握。
来源:开心听梦的博客
https://m.oubohk.cn/wuli/397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