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语文课本|初一语文写作技法:先抑后扬和先扬后抑

时间:2020-09-30 来源:作文课堂 点击:

七上语文课本|初一语文写作技法:先抑后扬和先扬后抑

  作者:黄发莲 袁龙琼

  “抑”表达贬斥、否定、讨厌等情感,“扬”则表达褒扬、肯定、喜爱等情感。在写作中巧妙运用抑扬手法,可以使文章的情感起伏跌宕,结构错落有致,内容张弛相间,在强烈的对比反差中让读者受到感染。

  抑扬结合常见的有欲扬先抑(先抑后扬)和欲抑先扬(先扬后抑)两种表现手法。欲扬先抑,即文势先下抑后上扬,或文意先贬抑后褒扬,犹如登山,由谷底到山顶。欲抑先扬,即文势先高扬后下抑,或文意先褒扬后贬抑,好像瀑流,从高处飞泻而下。

  欲扬先抑曲折有致

  欲扬先抑的手法,适用于表现对某人、某事、某景、某物的赞颂。本要大力赞颂的,却先贬抑它、批评它。需要明确的是,这里“扬”是目的,“抑”只是手段。

  如安徒生的《丑小鸭》一文,先用浓墨重彩渲染丑小鸭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的歧视和打击:丑小鸭长得太丑了,在鸭群和鸡群中处处挨啄、被排挤、被讪笑;女用人踢他;野鸭们不喜欢他;被母鸡和雄猫赶走;受严冬折磨。这些“抑”,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丑小鸭在逆境中的不幸遭遇。但丑小鸭不屈不挠,以乐观的态度对待艰难困苦,他不懈追求,相信美好的理想一定能实现,正因为如此,才掀起了最后的“扬”,丑小鸭不顾生死飞向美丽的天鹅,他变成了一只美丽洁白的天鹅,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最终获得了幸福。可见,“抑”是为“扬”蓄势,是铺垫,“抑”得越充分,“扬”得才愈高。刚开始被嘲笑、排挤、打压的丑小鸭,最终变成了美丽、高贵的白天鹅,真是“曲径通幽”啊!

  欲抑先扬意味深长[NextPage]

  欲抑先扬的手法,适用于嘲讽、批评某个人、某个物、某种现象等。本要贬斥、讽刺的,却先肯定、褒扬,从而揭示出意味深长的道理。在欲抑先扬中,“抑”是目的,“扬”只是手段。

  如王安石的《伤仲永》一文,开篇写方仲永幼时天资非凡、文思敏捷、才能出众,极力表现仲永的天资过人,这是“扬”;可由于没有后天的学习,十二三岁时,变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过了几年,“泯然众人矣”,这是“抑”。由扬到抑,从一个神童变为平庸的人,作者用仲永的事例警示众人,强调后天努力学习的重要性。

  又如伊索寓言《蚊子和狮子》,先夸赞蚊子的智慧:以己之长,攻敌之短,战胜了强大的狮子。后笔锋一转,写蚊子得意忘形,被蜘蛛消灭了。通过强烈反差,两相比照,尖锐地讽刺了胜利后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人,耐人寻味。

  抑扬恰当相得益彰

  无论是欲扬先抑的手法,还是欲抑先扬的手法,配合得当,都能使文章具有起伏不平、多姿多彩的美感。“抑”“扬”用得恰当,才能产生相得益彰的效果。

  一、不能喧宾夺主。在用欲扬先抑手法写作时,切不可抑得太露骨,失了分寸,要知道“抑”是为“扬”服务的;在用欲抑先扬手法时,不能过多夸赞,免得喧宾夺主,不能突出主旨。

  二、不能平均用力。“抑”和“扬”的详略应根据表达需要确定,不能平分秋色。如《丑小鸭》一文重在表现丑小鸭经历的种种磨难,所以“抑”较多。

  三、不能生硬做作。“抑”和“扬”的过渡衔接要自然巧妙,不能给人生硬、突兀、做作之感,而要适时转换,不露痕迹,水到渠成。如《伤仲永》中“父利其然也,不使学”一句,为神童的变化埋下伏笔,点出这是仲永命运变化的关键。

  在写作中,自如地运用抑扬手法,打造摇曳多姿的结构,才能在时抑时扬中带给读者“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艺术感受,为文章添上熠熠的光彩。

七上语文课本|初一语文写作技法:先抑后扬和先扬后抑

https://m.oubohk.cn/yuwen/317029/

推荐访问: 七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资料 七下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扩展阅读文章

作文课堂热门文章

作文课堂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京ICP备15015689号 返回顶部

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