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涵的意思|挖内涵,炼观点-谈谈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时间:2020-09-30 来源:作文课堂 点击:

内涵的意思|挖内涵,炼观点-谈谈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作者:谢辉根

  材料作文,是指提供一定的材料让考生阅读后按照要求写作的命题方式。纵观2013年全国18套作文题,其中1套半命题作文,17套材料作文,足见出题者对材料作文的青睐。材料作文绝大多数是要求考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和体会,自选角度,自定主题,自拟题目,借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应注意下面两点:

  一、读懂材料,挖掘材料内涵

  写好材料作文的前提是读懂材料的意思,挖掘材料的深层内涵。大多数材料,在表述过程中,通常会设置一些内涵丰富、蕴含深刻的中心句。我们只要抓住中心句,反复推敲,就能准确理解材料的中心和主旨。作为中心句的关键性语句可以是所给材料中的议论性语句,也可以是材料中反复出现的某些语句。例如2013年新课标作文材料:

  一位商人得到一块价值不菲的宝石,但却发现宝石上有一条裂缝,如果能从裂缝处切开,就能得到两块完美的宝石。当地许多富有经验的老工匠都不敢去切割这样一块昂贵的宝石,这时,一位年轻工匠勇敢的站了出来,并且完美的切割出了两块宝石。年轻工匠的师傅感叹的说,有些时候不仅需要足够的经验,更需要抛却许多顾虑的勇气。

  这则材料涉及到三个人:商人,老工匠,年轻工匠;三人围绕的中心之物是宝石。从理论上说,三个人有三个角度,但本材料在审题时要抓住关键语句。这里赞扬的是年轻工匠,赞扬的是他的“抛却许多顾虑的勇气”。这是材料的中心,因此,立意的重点应放在勇气上。可以以“抛开顾虑,勇往直前”为核心,通过写作来表现不管是在社会变革的道路上,还是在各行各业里,都需要勇于开拓,勇于创新的可贵精神。

  要读懂材料。我们还可以抓住材料中的一些关键语句进行反复推敲,进而理解材料蕴含的意义,从中找到材料的突破口。例如2013年江苏高考作文材料:

  一群人来到光线暗淡、人迹罕至的洞穴里探险,洞穴里很神秘,他们就点了几只蜡烛,发现里面竟然有一群色彩斑斓的蝴蝶,他们欣赏了一会儿,不想惊动打扰蝴蝶就离开了。几天后,他们回到原地,想看看蝴蝶在不在,却发现蝴蝶已经栖居到更深更黑的地方去了。他们在想,是不是几只蜡烛的光亮影响了蝴蝶的生活习惯呢?[NextPage]

  这是一则故事类材料。材料讲述了探险者和蝴蝶的故事。探险者是善良的,他们发现了美丽的蝴蝶,没有想法去占有,而是“不想惊动打扰蝴蝶就离开了”,这是多么善良,多么理智,多么细心的举动啊。如果说探险者的举动让人感动,那么蝴蝶的举动则更让人值得反思:蝴蝶为什么要离开,要“栖居到更深更黑的地方去”?审题时,我们要抓住两个对象:探险者和蝴蝶;更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不想惊动打扰”“到更深更黑”“影响了”。这是审题的关键,也是立意的突破口。从故事本身看,这是一个关注自然环境的故事。如果我们再深入思考一下,可以看出故事中显示的人文关怀不单单是自然环境,也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再逆向思考,可以想到很多反面的事例——破坏自然,伤害弱势群体等等。对材料关键语句的反复推敲,利于我们对材料蕴涵意义的把握,也就能使我们在审题时放宽思维的范围,立意就不会仅仅局限在蝴蝶本身,仅仅局限在环境上,而会联想到更多的家庭、学校、社会等问题。

  二、概括引申,准确提炼观点

  在分解、整合、认真审读材料之后,我们还应该从中准确地提炼出材料所表达的深刻道理。因为材料本身所蕴涵的观点,正是考生写作时立意的依据。如果道理或观点提炼的不准确,写出的文章就会游离于材料之外,有偏题之嫌。例如2013年浙江省的高考作文材料:

  中国作家丰子恺: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

  英国作家赫胥黎:为什么人的年龄在延长,而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

  美国作家菲尔丁:世界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一旦失去这一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

  试题列举了三则言论作为材料,其主旨比较含蓄。我们可以运用概括法来仔细分析材料,从中中找到观点上的共同之处。这三句话有什么共同点呢?从字面看,都提到了孩子。第一句从正面赞扬了孩子的优点:真诚、直爽,不拐弯抹角、虚情假意、尔虞我诈、阳奉阴违等等。第二句从反面写了孩子心灵的“硬化”,“硬化”是什么意思?这当然是比喻义。硬与软是相对的。这句应该是赞扬孩子心灵的“软”,也就是善良,有爱心。第三句也是从反面说的,“沉沦”的反面是什么呢?为什么会沉沦呢?可能是因为人性的阴暗面(假丑恶)太多才会沉沦吧,孩子王国中充满了真善美,所以才是“伟大”的。综合上述材料可以看出,材料的主题应该是道德修养方面的,是让我们多保持一颗童心,多追求真善美,摒弃假丑恶。由此,我们可以引出“永葆一颗童心”“莫让功利占尽孩子的心灵”“童心与童年”“少年强(心灵)则国强”“直爽(善良)不可丢”“不能失去的孩提王国——真诚价更高(针对各种假货)”等立意。

  在提炼材料观点的同时,我们还可以在分析、概括材料中心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联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从而提炼出更深刻的观点。例如2013年福建卷高考作文材料:[NextPage]

  我仰望着夜空,

  感到一阵惊恐;

  如果地球失去引力,

  我就会变成流星,

  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

  哦,不能。

  为了拒绝这种“自由”,我愿变成一段树根,

  深深地扎进地层。

  这是一则诗歌类材料,它会引起我们怎样的感悟和联想呢?审题时,先抓住关键词,审出比喻义;再展开联系,引向生活实际。材料关键词:夜空,流星,“自由”,树根,地层。这里有两组对比的景象:天空和地层。它们的本质区别是“自由”。天空中的流星比喻无约束的自由,它是“无依无附”的,是“我”所拒绝的。联系我们的生活,想一想这应该是什么样的生活呢?是不愿受约束地自由玩乐,整日地泡在网吧,离家出走,不受任何人管束的我行我素等等。这让我们很容易联想到“断了线的风筝”,只有受约束才能飞得更高,飞得更长久。那么,扎进地层的树根又比喻什么的生活呢?树根扎根地层,是为了吸取营养,为了大树长得更茂盛。那么,人要想让自己更强大,应该扎进怎样的“地层”呢?由此我们可以把“树根”引申为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个国家,把“地层”看做是家庭,班级,组织,社会(道德,法律),世界等;我们要强大,就应该拒绝所谓的“无依无附的自由”,在家庭,班级等约束下,努力提高道德素养,努力学习知识,提高能力。能做这样的引申分析,文章的立意就容易了。

内涵的意思|挖内涵,炼观点-谈谈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https://m.oubohk.cn/yuwen/317038/

推荐访问: 有内涵的名字 有内涵的字

扩展阅读文章

作文课堂热门文章

作文课堂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京ICP备15015689号 返回顶部

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