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题及答案古诗词鉴赏题素来成绩不佳 结症究竟在哪里?

时间:2016-09-23 来源:2018高考 点击:

【古诗词鉴赏题及答案】古诗词鉴赏题素来成绩不佳 结症究竟在哪里?

江苏省泰州中学  董旭午
  
  不管我们是否愿意承认,有一个事实绝不能回避,那就是高考古诗词鉴赏题素来成绩不佳。据说,有的省份均分只有二点几分(很多考生竟得零分!)——满分可是10分左右啊!(这道题一般都是10分)我国是诗词王国,有着举世倾慕、波澜壮阔、光辉灿烂的唐诗宋词,让学生学一学、赏一赏,把语文和人文素养的底子夯得厚实一些,绝不是什么坏事情。为了促进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去赏,去发育和提升自己的语文和人文素养,高考试卷上安排了这一板块,也确实是抉择明智、意义深远之举。然而,年复一年,总会从暑热的阅卷场上传来灼痛人心的讯息——古诗词鉴赏分数太低!对此,我们的确该冷静下来深刻反思了。依笔者拙见,可归因为“三个因素”。
  
  一、来自命题的因素
  
  本世纪初,高考古诗词鉴赏板块开始青睐主观题。十几年来,赋分逐年递增,充分体现了对古诗词鉴赏能力的考查越来越重视的命题理念,但试题的样式和赋分却始终是不见大的改进,今年各省市高考语文试卷这一板块仍是老面孔。最致命的不足主要有三:
  
  1.普遍缺少必要的背景说明
  
  诗都是人写的。人要写诗,就一定有其原由,都该是因事缘情而发。既然如此,作为题面的那首诗(或词)就不该只是赤条条的,不加任何背景性说明文字,尤其是作者不甚闻名或背景特殊的诗(或词)。当然,有时也有关涉作者的注释,但大多是寥寥数言。这里不必举例,反正每年各省市的这道高考语文试题几乎都如此。我们都知道,赏析古诗词,与赏析其他文学类文本一样,都必须做到知人论世。对作者不甚了解,甚至根本就不了解,考生哪里会晓得作者的心里在想什么。既然连作者的内心想什么一点儿都不甚清楚,又怎么能知道他要通过这首诗来表达什么情感,抒发何种性灵呢?这样一来,考生就只好在不解作者其情志,不明作品主旨的前提下胡乱涂鸦了,所答出来的一切也就都很难靠谱了。我们都知道,遣词造句、修辞化典、驭象拟境、运招用技等等,琢磨来折腾去,诗人都只是为了抒情表意。如果考生连作者的真情实意都不清楚,又怎么能把什么艺术和技法之类赏析到位呢?又怎么能说清楚作者的这些艺术和技法之类到底具体有什么作用呢?于是乎,就只好硬着头皮说些万能的套话、空话,这又有何用?比如,有的考生一遇到“写景何用?”之类的问题,就只能空洞地答“这两句写景抒情,收到委婉深沉之效”之类。至于到底写了什么景,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情与景又是怎样融合在一起的,又为什么能融合在一起,两者在特征和调子上又有怎样的相同之处等等,则干脆都语焉不详,甚或驴唇不对马嘴。试想,这样作答又怎么能够得到分呢?
  
  常言道,境由心生,景物也好,场景也罢,其本身是无所谓能令人喜或哀、怒或乐,都是由人心所决定的,都是人心动的结果。所以,同样看到秋天的红叶,有人则满眼“点点离人泪”,有人则“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诗句);同是看到菊花,有人是“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南宋郑肖思诗句)有人则“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李清照词句)。可见,诗人的心境不同,诗境就不相同,诗里面的景物和意象的寓意和作用就不同,随之而来的各种艺术和技法的具体作用也不会相同。为此,考生必须要能够准确地把握作者写诗时的心境。有人可能会反驳,认为有的诗人是著名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牧、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学生都应该知其人,进而也应该能论其世、懂其诗。笔者并不否认这一点,但具体的诗是往往是在特定情境下写成的,别说考生不甚清楚,就是老师在不参考任何资料的情况下也未必就能说清道明,更何况命题人还常常有意回避这些著名诗人了,而是专门挑选考生不熟悉的诗人和作品。因此,还是希望能够更人文化一些,把必要的背景性说明文字加在题面诗之后。
  
  2.试题命制和赋分鸡零狗碎
  
  请先看一道高考试题(某直辖市2011年高考语文试卷第14题)
  
  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8分)
  
  骤雨
  
  【宋】华岳
  
  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
  
  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
  
  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
  
  ——《四库全书》
  
  (1)第三、四句中“卷”“吼”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2分)
  
  (2)请结合全诗,赏析“雨势骤晴山又绿”一句。(3分)
  
  (3)有人说,本诗第五、六句可以放在开头,你认为好还是不好,为什么?(3分)
  
  一共只有8分,竟拟了三道题!第一道题2分。答案是:“卷”从视觉角度,写出了骤雨来时的迅猛态势;“吼”从听觉角度,写出骤雨声势之大。很明显,分号前后各一分。咱先不论这样的答案是否最佳、是否唯一,就算是最佳甚或唯一吧。如果学生这样答:“卷”写出了雨势很猛,力量非常大;“吼”字写出了骤雨声音大,来势凶猛。给不给分?给多少分?不给分肯定说不过去,给1分可定肯定亏了考生,因为主要内容都已经答出来了——谁都清楚“雨势很猛,力量非常大”侧重视觉,而“骤雨声音大,来势凶猛”侧重视觉。说得公正一点儿,这个答案甚至应该得满分,而事实上这样做答的考生绝大多数只能得1分!
  
  第二道题3分,答案是:骤晴写雨来得急、去得快,暗扣诗题;山又绿写出了下雨前后景色变化,隐含牧童因雨停而轻松的心情。咱们也先认可答案是唯一的。不难看出,分号前“骤晴写雨来得急、去得快,暗扣诗题”是1分,分好后“写出了下雨前后景色变化”和“隐含牧童因雨停而轻松的心情”各1分。这样赋分,看似很公平公正,实则却很难说。如果哪位考生这样答:这句中的“骤”字用得好,写出了语来得及、去得快;“山又绿”写出了既写出了雨后景色的变化,又写出了雨后田野充满生机。没有答出“隐含牧童因雨停而轻松的心情”肯定要扣1分,没答出“暗扣诗题”该扣多少分,没直截答成“骤晴写雨来得急、去得快”又要扣多少分,总不能给出0.3之类的分数吧,恐怕这一点又得不到分了,结果很可能只得到了1分。事实上,这位考生至低可以得1.5分。
  
  第三道题3分,答案是:不好。开篇写骤雨至,先声夺人,和结尾雨的骤然停止形成呼应,体现出作者谋篇布局的艺术匠心。如果把第五六句放在开头,牧童就成了描写的重心,冲淡了艺术效果。或者:好。先写牧童悠然自得的情状,衬托出骤雨初至的紧张场面,给读者提供了一个阅读视角,增强了身临其境的艺术效果。咱们还认定答案是唯一的,但不管考生认为“不好”还是“好”,恐怕都很难得到理想的分数了。首先,认定“不好”这个结论本身是否给分?如果不给分,答案又有“好”的选择,显然应该给分,那么又该给多少呢?其余,若认定“不好”,“骤雨至,先声夺人”、“和结尾雨的骤然停止形成呼应”、“体现出作者谋篇布局的艺术匠心”、“牧童就成了描写的重心”、“冲淡了艺术效果”这五个要点该给分,那又该怎么给分?表述的不够通畅利落又怎么扣分?总分数只有3分,怎么给分、怎么扣分,看来都只能任由阅卷老师随性屠宰了,里外都只能是一笔充满冤情的糊涂账,还谈什么公平公正!(认定“不好”的一方这里暂不提)更可怕的是,高考这么鸡零狗碎地考,平时又都这么鸡零狗碎地教学和训练,长此以往,可谓灾祸无穷矣!
  
  3.答案拟定不够严谨和完善
  
  我们再以前面那道高考题为例。如果我们不认可答案的唯一性,那问题可就多多了。先看第二道题答案(见前文,略),说“骤晴”写雨来得急、去得快是可以的,但若说“骤晴”暗扣诗题,还不如说“骤晴”呼应诗题或照应诗题更准确。如果非得讲暗扣诗题,还不如说“骤”字暗扣诗题更为妥当。说“山又绿”写出了下雨前后景色变化也是可以的,但“隐含牧童因雨停而轻松的心情”这一提法就未必是唯一的了。诸如“又写出了雨后田野油绿鲜亮,景色喜人”、“也流露出诗人喜爱田园风光的情趣”等提法也是可以作为答案的。
  
  再看第三道题的答案(亦见前文,略),若考生认为“不好”,理由这样作答,是不是会更完美和精彩呢?请看:
  
  诗的前两联生动形象地描写了骤雨忽至的景象,雨大风猛,势不可挡。这样布局,是为了紧扣住诗题“骤雨”,突出了骤雨之大之猛,先声夺人,牢牢地抓住读者,激起无限想象;同时,还能突出牧童顽强、可爱,并与的结尾雨的骤然停止形成呼应。如果把第五六句放在开头,描写的重心就转到牧童身上了,既没有扣住诗题,又大大削弱了原布局的艺术效果,足见作者谋篇布局的艺术匠心。
  
  可悲的是,这样作答的考生反而很可能因为所谓的要点不够清晰(也就是不利于阅卷人快屠速宰)而痛失智慧而又金贵的分!说真心话,这样作答的考生才是真正的素养高,这样的答案才较到位地诠释了作者谋篇布局的艺术匠心,理应得满分的。
  
  至于,认为“好”的一方,其答案所表述的理由根本就站不住脚:一者诗题是“骤雨”,因此不可先写牧童牧牛的情景,这样就转换了描写中心,导致开篇就不扣题;二者,若真的把五六句放在开头,与诗的三四句根本就无法自然衔接!就算不考虑诗意衔接太突兀,非要先把五六句诗放在开头不可,那又哪里谈得上“衬托出骤雨初至的紧张场面”呢?说法太牵强了。三者,既然五六句根本就不可能放在开头,那还谈什么答案?又何谈“给读者提供了一个阅读视角,增强了身临其境的艺术效果”之类呢?可见,根本就不存在认为“好”的一方的选择。倘若真有考生这样作答,甚至因颇具“创意”而得了高分,那么,究竟是考生诗词鉴赏的素养高呢,还是我们奖励了“胆大敢胡来”的考生呢?限于篇幅,笔者就不多举例了。说实话,现在各省市的高考古诗文鉴赏题大都或轻或重地存在着这种答案拟定不够严谨完善(甚至错误)的问题,只要你肯留心就会有所发现。必须要说明的是,答案本来就不够严谨完善,甚至还有错误,阅卷者却偏偏还要死抠着答案来操作,怎么能不制造“冤假错案”呢?更可悲的是,一些文学素养和欣赏水平高的考生反倒往往遭遇更惨!
  
  二、来自教师的因素
  
  来自教师的因素也不少,但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
  
  1.以练代学,盲目求多
  
  严格意义上讲,现在几乎不存在真正意义的诗词鉴赏教学了,不管大家是否愿意这样判定。现在的诗词教学,尤其是诗词选修教学,教师关心的根本就不是如何引领学生拓宽拓深,奖赏并享受诗词的美,而是始终着眼于高考,急功近利地做应试化、模式化训练。教学步骤一般为:先看这是一首什么内容的诗(或词),然后就根据这类诗的一般写法和抒情方式直奔这首诗的写法和特点之类。比如,写景诗有写景诗的一般特点和赏析套路,写物诗写景物的一般特点和赏析套路,以此类推,写人抒情诗、写事抒情诗、化典抒情诗等都有。写物诗还可细分为借古物抒怀、托物言志、写物抒情等。结果是越分越细,越练越多,盲目求多,以练代学,以练代赏析。一些教师总是企图把各种类型的诗词都让学生练完,把各种写法都练到位。结果呢,反而是越练越没章法,越考学生心里越没谱。道理也比较容易理解,学生不入诗里,不进诗境,不明白诗人究竟为啥要写诗,又为啥非要这样写,不能与诗人或诗词主人公共喜或同悲,只是永远被动、乏味、无奈地接受一次又一次冷冰冰的考练,机械地生吞一些所谓的规律和方法,最终是脑袋里仍不过是浆糊一团。
  
  2.就题讲题,远离生命
  
  诗词教学应试化、模式化、技术化,又贪多练求速成,结果只能是仿着高考试题的样式,把活生生的诗词分尸宰割,远离诗人、诗词主人公的生命,甚至远离学生生命,直奔什么“特点”、“写法”、“作用”之类,死灌硬练。请看晏殊《蝶恋花》这首词:
  
  上阕: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下阕: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现在流行的教法是,学生根本没怎么读呢,教师就急着问学生:上阕写了什么?用了哪些写法?下阕又写了什么?用了什么写法?这些写法有什么作用?整首词有什么特色?接着启发学生到上下阙里找到相关的句子或词语,而后由教师来赏析其特色和作用。这样的教读,无疑远离生命,架空心灵,学生根本就不可能用生命和心灵去与词中思妇深度对话,因而也就无法深刻体会到思妇那颗敏感、焦躁、空虚甚至不讲理的怨心。她竟认为“槛菊”在为自己愁苦,“兰”在为自己哭泣,双飞燕在故意撩拨自己,明月和西风也赶来凑热闹,整夜整夜地刺激自己。这样一来,拟人手法,对比衬托,写景烘托、情景交融等,也就鲜活地在学生的心灵里扎下了根。尤其是那“不谙”和“穿”,表面上写思妇嗔怪明月不解自己的怨心,实际上是写思妇彻夜相思,辗转无眠,就好像利剑般的月光整夜地戳自己的心一样,手法可谓妙极。果真能教学生这样去阅读和赏析,他们绝不会像现在这样讨厌语文的,其学习效率也绝不会那么低的。
  
  三、来自学生的因素
  
  有了上述分析,学生的因素也就不难理出来了,主要有三点:一是词欣赏的素养不够、文化积累不厚实。试想,课内无效学习占用的时间过多,课下各学科的作业又多,学生还能有多少时间去自主阅读和欣赏古诗词,结果也只能如此。二是鉴赏能力不够,水平太低。课内教师教不得法,学生也就没了阅读和欣赏古诗词的兴趣;始终是个门外汉,读不出什么门道,更赏不出什么滋味,又何谈赏析的能力和水平?三是作答的表述语言不过关。素养不足,没有兴趣,能力和水平又不够,自然也就谈不上用很在行、很到位的语言来表述自己的赏析结果了。仅靠教师生灌硬塞一些解题方法和步骤之类,又有何用?
  
  高考怎样考决定了教师怎样教,教师怎样教也就决定了学生怎样学。命题环节违背规律的问题(甚至错误)多多,教学环节又应试化,且紧跟仿真、错误更多,学生又怎么能好起来?总之,一切都是那么急功近利,一切又都是那么顺势随波,得过且过,无奈低效且习以为常。这致命的恶性循环竟始终不见有深刻的反思和务实的矫正,结果也只能是继续循环,祸害不尽。这种局面,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写了这篇比较消极的文字,目的决不止于指出什么结症,更应该是一种呼唤,呼唤生命和心灵能快些回归古诗词赏析教学,呼唤广大“语文人”的良知能早日复苏!

【古诗词鉴赏题及答案】古诗词鉴赏题素来成绩不佳 结症究竟在哪里?

https://m.oubohk.cn/gaokao/161233/

推荐访问: 高考古诗词鉴赏题 2018高考古诗词鉴赏题

扩展阅读文章

2018高考热门文章

2018高考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京ICP备15015689号 返回顶部

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