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语文学科网2014年高考语文学科辽卷与课标卷比较解读之二

时间:2020-12-09 来源:2014高考 点击:

【2014年高考语文学科网】2014年高考语文学科辽卷与课标卷比较解读之二

  (二)古诗

  辽卷是一首宋词,两道题涉及到诗歌三大方面,即内容、手法、情感。课标卷也覆盖了这三大方面。课标卷ⅰ选材是一首宋词,课标卷ⅱ是两首绝句的比较阅读。

  诗歌的比较阅读考题思路源于诗歌比较鉴赏,它本身就是理解诗歌的比较有效的方法。比较阅读因为有两个文本,阅读的信息量大了,但是,这两个文本必然是存在相同点和差异点的,一个文本给读者理解另一个文本提供了启示,这样看来,比较阅读不但不是负担,还为理解难以理解的诗歌带来了益处。举课标卷ⅱ为例: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咏凌霄花

  宋·贾昌朝

  披云似有凌云志,向日宁无捧日心?

  珍重青松好依托,直从平地起千寻。

  凌霄花

  宋·杨绘

  ①直饶②枝干凌霄去,犹有根源与地平。

  不道花依他树发,强攀红日斗妍明。

  【注】①杨绘:北宋绵竹人,官至御史中丞,曾因触犯王安石被贬亳州。②直饶:尽管,即使。

  (1)贾诗的语言特点有哪些?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说明。(4分)

  (2)试分析两首诗借同一意象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有什么不同?(4分)

  对于两首诗中凌霄花内在品质的理解无疑是诗歌的难点,杨绘有注释,可以知人论世,那从杨诗入手,挖掘凌霄花对树、日的情感态度,从而确定树和日的所指,借此信息,理解贾诗同样具有的树和日这两个意象的含义及其与凌霄花的关系,从而得出正确的理解。[NextPage]

  备考建议

  1、诗歌是难理解,但也不至于畏惧,所以先给自己树立一个信心:只要认真对待,定能准确理解。平时训练不回避。

  2、掌握一定的阅读理解方法。诗歌理解是有层次性的,不可心急。接触到诗歌,先看标题,它能揭示很多信息,如诗歌的内容、类型等,诗句应该是围绕标题揭示的内容展开。读诗句,看诗句是写人,写事,还是写景,还是描绘物。当然,也会是兼而有之。根据诗句和注释,或者还有题干,判断作者的处境。那样处境下的诗人面对此事、此景、此物会是什么样的心境,这样由浅到深,由表及里地理解,不可无原则地生发,也不能人为地拔高。

  3、掌握诗歌答题的规范思路,不要丢步骤分;也要注意用语的规范性,会用简单的鉴赏术语。

  (三)名篇名句默写

  辽卷是填上下句,两套课标卷都是情境默写。无疑,增大了难度。背诵默写篇目固定,有限,应该是必拿满分的且省时间的一类题。突然加大难度,怎么办?舍弃的想法是万万要不得的。两个月内,每天定量把背诵的篇目对照注释准确理解一遍,因为有一定的文言功底,回头理解初高中课内的并不是难事,但是如果不理解,背诵的工夫等于白费,以前百分之九十的努力就付之东流了。所以,没有别的选择,真正去理解,而且理解还有助于记忆字形,也是两得之举。当然,适量的练习对于巩固的作用不可小觑。

  第三大题文学类阅读(小说)

  辽卷与两套课标卷所选小说,都是摹写风俗世态人情的,并没有以前的具有西方现代主义风格让人琢磨不透的特点。这样,小说应该是学生可以把握的。问题是,考生弃小说而直取传记的现象太普遍,平时缺乏小说阅读的训练。如果实用类有加大难度的趋势,小说也可以成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备考建议

  1、小说题的文体意识特别强,很多题都是在小说的三要素和主题序列上设置的,而且题型最具类型化,所以,有志选小说的考生可以归纳人物方面、情节方面、环境方面和主题方面常见题型有哪些,思考角度和答题思路,总结出一些答题范式。同时还要注意小说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语言风格等。

  2、主题是小说的灵魂,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主题的深浅决定着作品价值的高低,因此欣赏小说必须着重理解主题。应当到题材中去寻找,题材中蕴含着主题,是主题分析的重要材料和依据;还必须联系小说的时代背景,如果对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以及它的时代背景缺少了解,那么很难获取小说的真正内涵和主题;还要联系作者的创作意图,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创作个性和情采风貌等,也有助于理解他的小说的主题;分析人物描写的方法技巧,也是理解概括主题的重要方法;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是小说表现主题的重要手法,通过分析人物描写技巧,准确理解人物形象,就能正确把握小说的主题。

【2014年高考语文学科网】2014年高考语文学科辽卷与课标卷比较解读之二

https://m.oubohk.cn/gaokao/330619/

推荐访问: 201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 2014高考语文全国卷1 2014高考语文全国卷二

扩展阅读文章

2014高考热门文章

2014高考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京ICP备15015689号 返回顶部

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