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指导语文写作指导:并驾齐驱新格局 双重转化比翼飞

时间:2020-12-16 来源:作文课堂 点击:

【议论文写作指导】语文写作指导:并驾齐驱新格局 双重转化比翼飞

  作者:明戈利

  “写什么”和“怎么写”作为作文教学的两大核心话题,长期困扰着广大师生。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学作文教材着力于解决如何写的问题,许多教师也把“怎样写”作为日常作文教学的重心,写作知识、写作技巧、写作理论成为作文教学的全部内容。从1997年底语文教学大讨论以来,又出现了一些以“写什么”为重点的中学作文教材,主要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问题。于是乎,长久以来师生便在“写什么”和“怎么写”作为主要内容的两类作文教材中徘徊。要么顾此失彼,要么厚此薄彼,这种混沌迷茫的局面使学生的写作水平难以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升。为修正非此即彼、剑走偏锋的教材体系和教学思路,现行课改教材另辟蹊径,开创了“写什么”和“怎么写”兼顾、均衡发展的作文教学新视野。如第一册第一单元“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先在“话题探讨”中开启学生写作的欲望:“面对一个生动的场景,一句真情的话语,一个善意的微笑……只要我们的心灵不麻木,就会激起涟漪。”同时也提示了写作的方向和内容:心灵的触动,可以表现为情感的共鸣,也可以表现为理性的思考。“写法借鉴”中则以《父亲》为范例总结归纳出了“发掘感动点;提炼素材;整体构思”的写作策略。“写作练习”中百花齐放的“命题、话题、材料作文”题型,绚丽多姿的话题内容则为学生个性写作、自由表达提供了“写什么”的自选权利和广阔空间。

  为什么新课程、新教材倡导并实践“写什么”和“怎么写”相融合的作文理念呢?从写作心理学和写作特性来看,写作这一行为过程有着“双重转化”的内在规律。刘锡庆解释说:“任何一篇文章或一部作品的诞生,都要完成这样一种‘双重转化’:首先,是现实生活、客观事物向认识‘主体’即作者‘头脑’的转化。它要依据‘反映论’的精神,能动地、本质地、真实地将现实生活、客观事物转化为作者的认识(观念和情感)。这是由事物到认识的第一‘重’转化;然后,是作者观念、感情向文字表现的转化。它要遵循‘表现论’的原则,有‘理’有‘物’并有‘序’有‘文’地将头脑所获得的意识、情感转化为书面的语言(思想的‘外衣’)。这是由认识到表现的第二‘重’转化。”简言之,由“事物”到“认识”,再由“认识”到“表现”,这就是写作过程所必须完成的“双重转化”。其实,对这种写作的本质属性,我国古人早就有所认识和察觉。陆机在我国第一篇系统论述文章写作理论的著作《文赋》中说:“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显然,陆机意识并提示了“物”→“意”→“文”三者之间的写作逻辑和层进关系。刘勰也在《文心雕龙·物色》篇里说“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他明确地提出了写作活动“物”→“情”→“辞”的转换关系。从信息传播理论角度审视,写作的过程即为信息的搜集整合、加工转码、发送传输的过程,即输入→编码→传递的过程,信息传播的原理和途径转换为写作则为积累→思考→表达。因此,教材中“话题探讨”担负着由“物”→“意”的首重转换功能,是信息的聚合加工阶段,着力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写法借鉴”则承担着由“意”→“文”的二次转化功用,是信息传送释放阶段,主要解决“怎么写”的难题;“写作练习”则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物”→“意”→“文”(或“接收”→“加工”→“传输”)内部程序之间的双重衔接和转化作用,并让学生亲历写作过程。

  当然,关于“双重转化”中谁是中学作文教学重点的争论至今见仁见智,观点不一。有人认为第二重“转化”是重点,因为积累生活、认识生活的能力和目标并非语文学科所独有,是所有学科的共同任务。不过,更多的教师认为应把第一重“转化”作为重点。著名特级教师方仁工说:“在我的思想中,第一个飞跃比第二个飞跃更重要。现在有很多人拿到了作文题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怎样写,指的并不是有了材料不知道怎样去表达,而是指头脑中似乎不存在所要写的东西……”如果把第一重转化比喻为“十月怀胎”,第二重转化隐喻为“一朝分娩”,你说谁更重要,谁是重点呢?如果跳出教师的视野,由学生根据自己写作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两个阶段的强弱,两重转化的轻重,是否更有说服力和可信度?教师作文指导是否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呢?

【议论文写作指导】语文写作指导:并驾齐驱新格局 双重转化比翼飞

https://m.oubohk.cn/yuwen/331981/

推荐访问: 难忘的第一次写作指导 写作指导教案

扩展阅读文章

作文课堂热门文章

作文课堂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京ICP备15015689号 返回顶部

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