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语文题解题技巧:补写连贯题,解法有套路

时间:2020-01-16 来源:学科高考 点击:

【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语文题解题技巧:补写连贯题,解法有套路

  作者:刘金山

  2012年高考安徽卷第19题:请根据上下文,在下面文字的画线处补写出相应内容。要求: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12字。

  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基本思想是可游、可居、可望。其中,①。一切美术都是“望”,都是欣赏。不但“游”可以发生“望”的作用,②,也同样要“望”。一切亭台楼阁,都是为了“望”,都是为了得到和丰富对于空间的美的感受。在园林建筑艺术中,③,有了窗子,内外就能发生交流。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就是一幅画。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望出去,④,于是引发人们不同的联想。这样,画的境界就无限地丰富了。如“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诗人从一个小房间“望”到千秋之雪、万里之船,以小见大,从而获得了⑤。

  对这样的试题,首先要找准话题。在文段所提供的语境中,陈述主体、陈述内容、叙述角度应保持一致,而不能混杂。本段主要谈论“望”的作用,再考虑“其中”的“其”指代什么,结合下文的内容,可以补出:“望”最重要。

  其次考虑语境的和谐。一个文段所描述的画面、环境、情调、氛围、风格应和谐统一,所体现出来的情感、意蕴同其中的物象、景致应契合,才能感染读者。本题首句的“可游、可居、可望”,“望”已得到突出,下文“不但‘游’可以发生‘望’的作用”,后句是“也同样要‘望’”,根据语境,②处应有“居”,因前后句中都有关联词,如果直接填写一个“居”,与语境不符,故填“即便是居”。这也是一个句式问题,前后照应和谐,才能在表意上形成一个整体。

  再次注意逻辑事理。在语言表达中,应该注意上下文、前后文之间的对应和呼应,若前面说到一种情况,后面就须与之照应统一,不能顾此失彼,自相矛盾。本题④处前是“从不同的角度望出去”,按事理推知,空白处填什么应该是不同的,那么什么不同?再往前找是“窗外的竹子或青山”,概括成了“一幅画”。那么“一幅画”,

  隔着窗子从不同的角度望去,可以说“景色都不相同”。

  最后须借助多种知识。或音节,或句式,或专业术语等。本题的⑤处是“画的境界就无限地丰富了”的例句,结论也应是“丰富”了什么,联系诗句应是“丰富的审美感受”。如果不用专业术语,用自己的语言,很难表达得简洁恰当。

  故答案依次为:(示例)①“望”最重要;②即便是“居”;③窗子起着“望”的重要作用;④景色都不相同;⑤丰富的审美感受。

【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语文题解题技巧:补写连贯题,解法有套路

https://m.oubohk.cn/yuwen/292709/

推荐访问: 语文古文解题技巧 完形补文解题技巧

扩展阅读文章

学科高考热门文章

学科高考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京ICP备15015689号 返回顶部

教育资讯网-中高考资讯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